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心得 :D

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着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巧妙的用現代科技把畫中的人變得更栩栩如生,每個角色每個動作每個情節彷彿能更真的體驗當時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就連白天黑夜的分明都做得很真實,
我就在清明上河圖從頭看到尾我經過10幾個白天及晚上,看著每個人的動作喝醉的瘋子爆豬的小孩從早躺到晚的人還有爸爸跟小孩從早玩到晚上,難怪整個會場都是人每個人都停下在看著上面人物的動作,從外側看著站在畫前的人,感覺他們也身在其中還拿著數位相機的北宋人,他們也結合在畫中的一部分。

現代科技把畫中靜態變成動態甚至3D,背後花的功夫更讓人驚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